成考历史《宋明理学》学考通关题组
来源:www.shandong-edu.com 时间:2021-01-13 16:05:47 作者:山东成人高考
1.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具体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理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A项是董仲舒的思想;B项是荀子的主张;C项是孟子的学说;D项是理学的重要观点,符合题干要求。
2.《宋史》中出现了如下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答案】D
【解析】从姓名中的“克己”“忍”“信”“仁”“礼”“忠恕”,可知其符合儒家的主张,理学是備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故选D项。
3.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是对理学的发展。“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和行都产生于心”是王阳明的思想,故A、C两项不是两人的共识。探究万物,得到“天理”是朱熹和“二程”等理学家的观点,故D项也不符合题意。
4.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山—一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答案】B
【解析】本题以阳明山的来历为切入点考查王阳明的思想成就,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他三项均与之不符。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
---《春秋繁露》
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中的两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
材料三、陆氏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案】核心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要求:百姓要接受君王的统治;天子治国要服从天命。
(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
【答案】儒学思想受到怀疑;民众普遍崇信佛教。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
【答案】朱熹主张“先观后悟”;二陆主张“先悟后观”。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1.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
2.本质: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