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1)
作者:路甬祥
一、要点提示
本文从21世纪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对我国今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与思考。对前者,作者对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作了高度理智的分析概括;对后者,作者主要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应具备的功能、应承担的责任及其特点。
二、内容阅读
再过两年,人类就要步入21世纪,中国也将实现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的四化建设第二阶段目标---小康水平,并开始向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前进。全国人民正在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和“两个战略”,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21世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如何?为此,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应该作哪些前瞻性考虑呢?本文试就此作一些思考和展望。
21世纪将是信息的世纪。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卫星、光缆为载体的综合数字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给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活方式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革命性变化。信息产业将成为国际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有挑战性的产业。信息将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
21世纪将是生命科技的世纪。分子和细胞发育生物学的进展,神经生物学和脑科学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将引起农业新的绿色革命,许多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等将从根本上得以控制和防治,人的衰老过程可能延缓。对认知奥秘的新的认识,将不但可能带来教育科学的革命,而且将引起信息技术新的变革。
21世纪将可能是新材料和新的制造技术的时代。具有超常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将层出不穷,对环境友善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将被优先利用。纳米科技将带来材料和微细加工新的革命。制造技术将从传统的厂房屋顶下走向整个社会。以信息、工艺与管理的计算机集成为特征的虚拟工厂将遍及世界,从而使制造业的产品品质、交货期、成本和售后服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由于人们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功能性商品将被功能艺术性商品代替,大批同一造型和规格的产品将被中小批量,甚至于单件性产品所代替。制造业将进入柔性、智能、敏捷、精益制造时代。
21世纪也应该是人、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人们将愈加重视我们生存的环境,注意保护自然界动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恢复,重视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将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所代替。人们均衡物质财富的分配,追求艺术文化等精神上更高层次的享受,将理性地节制生育与自身的消费,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21世纪也将是人类继续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拓展的世纪,获取新的知识、寻求和利用新的21世纪也将是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通讯和交通的进步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整体,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将变得更加广泛,竞争和冲突也不可避免。其中文化是先导,科教是关键,经济是基础,科技和人的智力资源将成为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取之不竭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资源和动力。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条件,是社会文明安定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保证因素,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依靠科教进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21世纪竞争和合作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根本所在。
21世纪的中国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备、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科学技术大体接近和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国家那将是中华民族的创新蓬勃涌现,中华文化再现异彩的时代。但中国将会有13亿-16亿人口,中国人均自然资源仍居世界后位,生态环境和国土资源的规划利用更需科学安排。因此,中国只能走一条资源节约精益生产、健康文明消费分配公平、民主法制、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就是小平同志倡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外国发展模式,更不能模仿美国的生活方式,不能建设西方主和国家治理模式。因此,我以为21世纪的中国研究教育型大学,应该是培养和训练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研究继承中华灿烂文化传统,消化吸收各国优秀文化,创造和传播21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持续进步不可替代的依靠和支撑基地。社会将更加重视大学的功能,大学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
21世纪的大学,尤其是研究教育型大学将变得更加综合。人类知识体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领域的划分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而现代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交叉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要求综合素养。因而大学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综合化,不仅需要理工的结合,而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结合,甚至需要艺术与科技和管理的结合。
由于以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全球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特点,决定了21世纪大学教育必然具有信息化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管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不仅成为理工学科,也成为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的必修主干课程。计算机和网络将成为学校科研教育不可替代的基础平台和教学手段,并跨越校园成为全球性教育资源和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与通道。计算机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综合数据网络技术等将深刻地影响大学、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科学研究手段。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展望21世纪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思考未来的教育需求和发展走向,机遇和挑战并存。科技与人才已成为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因素,已成为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所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与动力。我们应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走出一条适应现代化科技教育发展规律、符合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教育发展之路。
(1)摘自1997年8月15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