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高考单元复习方案”冲刺卷中的选择题(上):
一、选择题(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东北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完成1、2题。
1.①、②两地年干燥度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A.①地的海拔高于②地
B.①地比②地距海近
C.①地的蒸发量大于②地
D.①地的降水多于②地
【答案】D
【解析】678招生考试网认为①、②两地海拔高度有差异,但不是其干燥度差异的主要原因,①地比②地距海近,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①地的降水量大于②地,但蒸发量小于②地;①地处于长白山东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的②地。
2.对图中甲地正确的叙述是()。
A.流经该地的大河有凌汛现象
B.地广人多,粮食商品率高
C.种植冬小麦、甜菜、亚麻等农作物
D.沼泽广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答案】A
【解析】甲地为三江平原,有松花江等大河,有凌汛现象,该地地广人稀,机械化耕作,粮食商品率高,甲地区无法种植冬小麦,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热量。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5年和2000年城市、交通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城市数量增多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增多
D.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答案】D
【解析】678招生考试信息网认为由图可知,图中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的规模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比重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中无法推断总人口的变化状况。
4.影响该地区西部交通线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崎岖
B.暴雨频发
C.冻土广布
D.矿产稀少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即气候、地形、水源等是影响交通线布局主要自然区位因素,而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该地区西部主要是以山地地形为主。
读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洞庭湖的变化图。回答5、6题。
5.洞庭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上游砍伐植被
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③围湖造田
④流域内降水量不断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比较两图可知,洞庭湖的面积在缩小,这主要是上游地区砍伐植被、泥沙在湖区淤积,以及围湖造田造成的。
6.这种变化可能导致()。
A.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B.库区蒸发量加大
C.洞庭湖湿地的功能完全丧失
D.水量减少,湖水盐度增加
【答案】A
【解析】678招生信息网认为湖泊面积缩小,会导致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蓄功能降低。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说明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8.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 C-A-B
D.B-A-C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如C点)。成长阶段,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如A点)。衰落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如B点)。
热门标签:高考、成人高考、自考、自学考试、成教、成考、成人教育、高考志愿填报、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高考满分作文、高考英语、高考数学、高考作文、高考英语作文、数学学习网、英语作文、高考理综、高考文综